冼星海在延安组织演唱《黄河大合唱》
民国文化对于社会的反作用,还体现在民族救亡的文化宣传上,体现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正是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尤其是抗日战争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激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复兴之光。同时,这种成长于民族解放战争中的革命救亡文化又反过来带动了社会的急剧变革,有力地促进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反抗外族侵略,爱国的知识分子或文化人纷纷走出书斋,成立和参加各种群众文化组织,“到战场上去,到游击队中去,到伤病医院去,到难民收容所去,到一切内地城市乡村中去”[31],用演讲、歌咏、戏剧、播音、出版、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和宣传画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使革命救亡的文化宣传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一曲《松花江上》不知使多少人为国破家亡落下凄伤的热泪;一首《大刀进行曲》不知使多少人热血沸腾;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则使千百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民族儿女,为了共赴国难,以自己的血肉筑起民族新的长城。各种抗战戏剧所发生的影响也一样巨大。正如剧作家田汉所说:“中国自有戏剧以来,没有对国家民族起过这样伟大的显著作用。抗战以前,戏剧尽了推动抗战的作用;抗战以后,戏剧尽了支持抗战鼓动抗战的作用。”[32]所有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高尚的文化活动,启迪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中国人民奋起自卫、救国救亡的热忱,成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在革命救亡文化的宣传、发动和组织下,中华民族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了,一改原来一盘散沙般的分散无组织的状况,民族的精神风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空前高涨,蕴藏在人民大众中的巨大能量被释放出来,成为任何反动势力都无法遏制的反抗洪流,不仅日本侵略者为之震惊,也赢来了世界人民的钦佩和同情,最终获得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得之不易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