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想明天再做这件事”——这是拖延症最大的心理误区之一。尽管经验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这根本不会发生,我们还是以为自己过了今天就会更愿意做某件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是因为人类的思维可以欺骗我们:我们以为自己能很好地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以为自己晚些时候会更有动力去工作,但是当“晚些时候”到来时,我们仍然和以前一样没有动力。
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你知道人类的思维有这样的缺陷——它在判断你以后的感受方面做得并不好——行动起来就会更容易。既然你知道自己以后可能并不会充满活力,也不会心情舒畅地开始工作,那不如现在就动手,放手去做。
长期应对
战胜拖延、增强动力的5个策略
(阅读时间:10分钟)
1. 放手去做
在深入研究之后,我发现了获得动力的最大秘密,那就是“放手去做”。当你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又不愿意开始时,放手去做吧。当你面临一个让你备感压力的项目时,不要等待和寻找开始的最佳时间和地点,而是要马上行动。不要因为想极力把工作做好而烦恼,也不要去想这个项目会做成什么样子。只要放手去做,你就迈出了第一步,并且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放手去做”用兴奋取代了沮丧,让你的情绪从消极转为积极。
将这句箴言付诸行动的人告诉我,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很能干,也感受到了快乐。他们不再逃避,而是努力把事情做好。我常听到这种“放手去做”的尝试最终被证明是合适的。不管他们的行动是匆忙中做出的,还是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做出的,其结果都证明了它们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