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士画像,约公元100——150年,雪松板上的蜡花与金箔,42.5厘米×24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在被罗马征服之后,欧洲大陆与不列颠岛上的凯尔特部落不是被剿灭就是被罗马社会彻底同化——至少城市与军事定居点是如此。只有哈德良长城以北的不列颠岛的偏远地区,还是完全独立的,那里居住着“皮克特人”(Picts)——当初恺撒因其文身而给他们起了这个名字,意为“画着画的人”。三曲枝图那种生生不息的意象,以绘画、雕刻和铸造的形式,最终被保留在爱尔兰当地的艺术传统和民间记忆里。在公元4世纪末期爱尔兰皈依基督教后,这个图案重新焕发了生机,被用来象征另一种热诚的激情。
此时的罗马已成为笃信基督教的帝国,基督教带来新的权威与信仰,对形象艺术创造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罗马人将希腊世界转变成了一个世俗化的帝国,如今的基督教也改变了罗马。在公元4世纪之初,帝国荣耀已如大厦将倾,摇摇欲坠,此时的哈德良万神殿上的铭文还承载着奥古斯都时期的盛世记忆,宏伟的入口一直通向诸神的圣殿,他们曾随着埃涅阿斯的战船从雅典来到了罗马,可惜此刻早已不复存在,这座万神殿被改造成了基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