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农民起义
9世纪中后期反对唐王朝的农民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民无法生存,被迫揭竿而起。公元875年,王仙芝在长垣(今属河南)起义,人马很快发展到万人。不久,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北)起兵响应,两处合兵,声势壮大,在中原地区屡败官军。唐朝统治者见镇压无效,乃采用招降方法。王仙芝有些动摇,但黄巢坚决反对,招降遂告破产。公元878年,王仙芝牺牲,黄巢率军继续奋战。为避实就虚,采取运动战术,南渡长江,连克杭州、福州、广州等地,很快控制五岭以南广大地区。公元879年,起义军沿湘江北上,进攻两湖,在荆门一带遭沙陀兵伏击,损失惨重。失利后,起义军顺长江东下,经过休整和补充,元气大增,北渡淮河,挥师西向。于公元880年先后攻破洛阳和长安。唐朝统治者逃往四川。同年底,黄巢在长安称帝,改号大齐。起义军由于流动作战,没有足够的给养,也没有乘胜追击唐朝统治者,公元881年,唐军开始反扑,双方几经反复,公元883年,黄巢率军离开长安。起义军又在黄河流域与官军厮杀。公元884年,黄巢战死于山东莱芜的狼虎谷,起义失败。
大齐政权
唐末农民战争中黄巢建立的农民政权。公元881年,农民军攻占长安,黄巢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建衙门,设太尉兼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左右仆射等官职。规定唐朝原三品以上官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官员可继任。军政大权主要掌握在起义军领导人手中。镇压了大批官僚贵族和唐朝宗室,同时禁止滥杀,以分化敌人,安定社会。没收官僚富豪财产及地主土地,多方救济贫民。此外还派专使到各地招降,扩大势力和影响。但由于未建稳固的根据地,不久长安被攻破,起义军撤出。金统四年(884年),被围于山东瑕丘(今山东兖州西),黄巢率军死战,终于寡不敌众,撤至泰山狼虎谷(今山东莱芜祥沟村),自刎而死。政权历时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