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开始,仁与智的统一,便构成了儒家人格境界的基本特征。董仲舒对理想人格的设定,并没有超出这一思路:
莫近于仁,莫急于智。[107]
作为人格的要素,仁首先表现为一种仁爱的精神:“仁者恻怛爱人,谨翕不争。”[108]这可以看作人道原则在主体人格中的具体化。人道原则一旦融入于人格,便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同时又具有了一种内在情感的特点。而人际交往中的礼让宽厚(谨翕不争),正是出于这种仁爱之情。
仁既是一种内在的品格,又是一种相当高的精神境界,相对于先秦儒家,董仲舒对后者做了更多的考察。在对仁做具体界说时,董氏写道:
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忌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诐之事,无辟违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争也。如此者,谓之仁。[109]
质言之,仁者总是具有坦荡的胸怀,而无阴暗的心理、褊狭的意向;由于超越了世俗的算计,超越了名利之争,他也没有患得患失所引起的心绪纷乱,整个精神世界显得高尚、宽裕、舒展。这是一种心灵净化之后所达到的超越境界,但又不同于具体的德行,而是整体性的精神风貌,以后的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常常将其称之为仁者气象。董仲舒对仁者境界的如上描述,注意到了完美的人格应当具有高旷超脱的整体心态,唯有如此,才能不为外在的世俗喧嚣所动,始终保持健全的价值追求。